Sunday, October 19, 2008

玩藝術﹕從「少女體」到Helvetica

明報新聞網  2008年10月19日

即使會被人批評心術不正,我還是要說,我對「少女體」這名字,是充滿疑惑的,試問,你能夠從少女體的字形上看到幾多少女的姿態呢?設計師終日對着電腦是多麼枯燥的工作!拜託生產商不要假「少女」之名,連這一點點的想像都抹殺掉好嗎?

好了,入正題。我們每天從報紙雜誌廣告包裝衣飾以至名片上,看到多少種「字體」?你有沒有想過,形形色色的「字體」是如何影響我們認識這世界?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到好奇的話,快去找這齣 Helvetica的DVD來看一看吧!

話說2007年,是Helvetica這字體誕生50周年,獨立電影製作人Gary Hustwit趁着這機會,走訪Helvetica的設計公司,多位殿堂級和新一代的設計師 ,娓娓道來那些鮮為人知,與Helvetica愛恨交纏故事。

為什麼是Helvetica呢?話說50年前,即是二次大戰之後,不少設計師都希望從設計中表達「中性」、「客觀」的感覺,於是 Helvetica就應運而生了。當Helvetica從原產地瑞士打進美國之後,影響力遍及各種媒介,例如直接有力的可口可樂廣告;為了表現有效率、 中立「形象」的政府宣傳文案;以至日常生活的大小告示、招牌。經過三十年的發展,1984年蘋果電腦更將Helvetica列為開機的「default」字體。(後來的Microsoft更「抄考」發展而成Arial)無怪乎不少受訪的設計師都形容Helvetica就像空氣,一種你無法從生活中抽離的元素。

好了,你以為這電影是歌頌Helvetica的電影嗎?事情沒有這般簡單,當一種字體成為「預設」之後 ,它亦象徵了「沉悶」、「一成不變」。於是,導演繼續帶我們去看後來的設計師,如何製造新的「空氣」,從而體現更多元化的設計理念。

字體的好與壞,從來都不只是「靚」與「唔靚」的問題。你有多認真去看待它,它就有多深遠的影響力。

參考網址:http://www.helveticafilm.com


江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