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8, 2006

涼茶榮升國家文化遺產

明報新聞網 2006年5月28日

【明報專訊】不要小看一杯苦澀的涼茶,它曾為飄洋過海賣命的香港礦工護航,也把「看電視」這種娛樂送給50年代光顧涼茶舖的窮困港人,如今則蛻變成年輕人的健康解渴飲料。這杯中國人眼中的「靈丹妙藥」,昨日正式榮升為國家文化遺產,奠定了它在中國嶺南傳統飲食文化中的顯赫地位。

民政事務局昨日宣布,經粵港澳政府努力爭取,國務院已批准把涼茶列為518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以彰顯它對中國嶺南地區的歷史和現實意義。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梁悅賢表示,聯合國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今年4月適用於香港,港府相信涼茶成功「申遺」,有助市民認識涼茶的歷史、源流和發展,進一步欣賞自己的文化。

1869年憲報︰豬仔船要煲廿四味


「『豬仔』(苦工) 要幾個月才到美國,涼茶就是船上的醫療設施。」香港歷史博物館榮譽顧問鄭寶鴻說,1869年的香港政府憲報中列明,每隻從香港飄洋過海的「豬仔船」均要載備煲廿四味的中藥材料,而且清楚規定每種藥材要多少斤,否則屬違法。

一直研究涼茶藥材的香港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李甯漢說,數以萬計被賣到南洋當礦工的香港人都自備廿四味,「開礦經常有感冒,沒有大夫看,就要飲涼茶,否則就客死他鄉」,所以時至今日,涼茶仍歷久不衰,而且口味愈增愈多。

鼎盛期 一條街4間涼茶舖


追溯涼茶的變遷,原來它與香港文化有密切關係。鄭寶鴻指出,19世紀至20世紀中期,香港人都不信任西方療法,很多人習慣「未睇大夫」就先喝涼茶,認為可更快掃走頭暈身㷫。鼎盛時期,香港一條街有3至4間涼茶舖,部分茶樓更增設甘和茶 (涼茶的一種),當作茶葉供茶客選擇,涼茶幾乎可發展成一種茶道藝術。他解釋,到了現在這個年頭,舖租急升,加上港人生活西化,「飲啤酒當飲涼茶」,香港不少傳統的涼茶舖已遭淘汰,取而代之是摩登涼茶店,兼賣多種健康食品如龜苓膏。

新式涼茶店 生意年增3倍


「年輕一代的母親不懂煲涼茶,新式涼茶改良後甜味更濃,更受歡迎。」鴻福堂集團董事兼總經理黃佛武說,涼茶的生意額佔該集團一半,自集團2001年重新包裝涼茶和涼茶舖,把金漆招牌和酸枝家具變身成形象輕快、設在地鐵沿線的「健康快線」後,生意額每年均增加2至3倍。就連國際市場調查公司,亦要為涼茶開拓「亞洲清涼飲料」的研究市場。

曾撰寫多篇涼茶研究文章的李甯漢表示,涼茶為廣東獨有「民間智慧」,如大部分涼茶採用的中藥,如崗梅根,均在傳統藥典中被視作「不登大雅之堂」的藥物,但在百多年來民間有效使用,作清熱解毒之用,可見民間經驗值得保存。

其他被列為「文化遺產」的國家級文物,都不能夠擅自改動,涼茶入選其中,商人今後出售涼茶,是否都不能更改處方?民政事務局發言人表示,涼茶當選為「文化遺產」,不會影響商業經營,因為今次三地政府提出申請時,已經同時將涼茶的處方提交,日後如果有人改良涼茶,都已經不算是名錄指定的那種「文化遺產」。




首批非物質遺產 梁祝入選


今次是國務院首次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國總共有518項民間傳統技藝獲選加入名錄,涉及的範疇分為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美術、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共10個大類,除涼茶之外,「梁祝傳說」、木偶戲、針灸等,都獲選加入名錄。

今次是粵港澳三地政府,一同向國務院申請將嶺南特產涼茶列入國家級文化遺產名單,主要由廣東省文化廳牽頭。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早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雖然有將重點文化列為保護單位,但一直沒有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設立名錄以作保護,有見各級政府對它們愈來愈重視,社會各界亦關心,於是決定設立名錄。

國務院過去已公布了5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共有1271處,今次公布第6批名單,並首次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為六大類,包括「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石窟寺」、「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古遺址」、「古墓葬」、「石刻」及「其他」。據報道,今次納入名錄的,包括跨越6省市的大運河、陝西和內蒙古境內的秦直道,以及北京的元大都城牆遺址。

消費一兩毫 潮人愛涼茶舖


當涼茶還未「入樽」,變成便利店或超市內一支支「健康飲料」之前,最熱門飲涼茶的地方,當然是極富香港傳統特色的涼茶舖。五六十年代的涼茶舖,是潮人集散地,一點都不老套。香港歷史博物館榮譽顧問鄭寶鴻說,當年的涼茶舖不單止吸引「飛仔」,亦是一般市民的消費熱點。

鄭寶源說,當年電視機尚未普及,有電視的涼茶舖成為了「小型電影院」,「一兩毫一杯涼茶,就可以看半小時電視,喝光了想再看又不好意思,就再叫一杯繼續坐」。當年生活條件較差,一般市民未必負擔得起去酒樓飲茶,亦是涼茶舖受歡迎的原因。

涼茶舖的獨特格局,近年亦有很大轉變。鄭寶源說,涼茶舖的大門口必會放置一張大枱,上面放上十碗八碗涼茶,讓站在門外的客人可以「飲完再飲」。當時使用的是湯碗,用一片玻璃覆蓋,至近年才改用紙杯。

老字號蔗汁 李嘉誠捧場


位於中環荷里活道60號、有58年歷史的「公利真料竹蔗水」,為售賣涼茶的「老字號」,老闆娘崔太說,舖頭憑「大眾化口味、真材實料」,由1948年經營至今,客人有老有少,不同階層都幫襯,長實主席李嘉誠亦會由司機接載到涼茶舖外,由司機代買蔗汁。崔太說,她經營涼茶舖多年,每天見客人飲涼茶後,「成個人鬆一鬆」,精神像恢復過來,感覺像幫客人解決了問題,所以她渴望涼茶的傳統得以保留。「西藥只醫重病,至於生活調節,始終中藥好……現在講究排毒,其實食盅龜苓膏就可以啦。」崔太一家以涼茶舖營生,兩兒子現已長大成人,20多年來少有病痛,崔太稱全靠「由細飲涼茶飲到大」。

涼性藥煲茶 清熱解毒消滯


涼茶想必人人飲過,但究竟什麼飲料才可稱為涼茶?中醫師李甯漢解釋,涼茶的取名,與中藥的藥性有關,中醫把草藥分為:寒、涼、溫、熱。涼性的藥所煲的涼茶,可治熱性但又不太嚴重的疾病。每當出現「熱」症狀,如喉嚨痛、感冒食滯、便秘等,飲涼茶有助清熱解毒、消滯通便,作用廣泛,對多種疾病都有功效。

至於「煲涼茶」方法,李甯漢指最傳統的方法,是每一両藥材約以一碗水的比例煲,藥材被水浸過面即可。一般煲涼茶的時間為一小時,「翻煲」最多一次,因為過量會令藥材功效消失。他向記者介紹20年前的獨門秘方「李家涼茶」,材料包括崗梅根、蘆根、火炭母,以及鈎藤,對治頭痛、感冒、清熱氣等有功效,他表示自己體質偏熱,喉嚨經常不舒服,因此發明此方,經常服用調理身體。

藥劑師:保健勝西藥 不會相冲


目前醫院管理局有提供中醫藥服務,藥劑師亦會有基本的中草藥培訓。本身亦會飲涼茶「清熱氣」的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教育總監崔俊明表示,涼茶的藥性弱,一般不會與西藥相冲,而涼茶「清熱氣」、「驅寒」等作用,更不是西藥所能做到。他說,涼茶的保健功效亦較西藥佳,而長遠的歷史已證明它有療效,「雖然無臨牀根據,但無臨牀不等於無效」。


明報記者 黃綺湘 周淑蘭 胡幗欣

Thursday, May 25, 2006

DHL 感覺節拍恍如《職3》

明報新聞網 2006年5月25日 八貓小姐專講廣告

【明報專訊】(八貓小姐)《職業特工隊III》(MI3)本月初在亞太區上映,作為貨運及物流合作伙伴的DHL,亦在全球推出廣告。廣告是DHL及《MI3》混合體,拍攝手法與《MI3》相似,因為廣告情節大綱及最後成品,都經由《MI3》監製兼主角湯告魯斯 (Tom Cruise) 批核,所以很有《MI3》feel。


DHL廣告希望帶出「DHL與《MI3》的職業特工一樣,完成不可能的艱巨任務」的信息。下圖為《MI3》劇照。(受訪者提供及網上圖片)



廣告經湯告魯斯批核


廣告開始,一名男士在美國荷李活電影剪片室內,將剛製作完成的《MI3》電影盒帶交給一名DHL速遞員。速遞員接過影帶,走出剪片室,準備登上DHL飛機,開始運送旅程。

電視畫面迅速轉到香港。一輛DHL貨車在鬧市中行駛,然後鏡頭又回到飛機上的DHL速遞員,他由高空跳傘,降落在人山人海的鬧市。另一邊廂,有DHL速遞員由貨車下來,推着一部電影播放機。電視鏡頭高速交替播放DHL速遞員跳傘,及在鬧市推電影播放機的畫面。

跳傘速遞員降落地面,與操作員一同將《MI3》電影盒帶插入播放機。電視畫面以維港作背景,上面有「M:i:III」字幕,然後開始播放《MI3》精華片段。

廣告分兩部分,上半部分以DHL為主題,下半部分以《MI3》為主題。上半部分片段採用電影手法拍攝,與下半部分片段的電影節拍一致。廣告由DHL與派拉蒙電影公司合作拍攝,感覺與電影如出一轍。

取景旺角鬧市


DHL香港市場推廣總監黃德麟說,廣告希望帶出「DHL與《MI3》的職業特工一樣,完成不可能的艱巨任務」,而德國總公司為廣告選擇拍攝場地時,曾考慮過多個電影拍攝場地及香港,最終選擇了電影沒有取景的香港,因為香港是亞太區的國際城市,DHL的香港業務亦在全球業務中舉足輕重。

廣告的香港部分,在旺角彌敦道、銀行中心及朗豪坊一帶拍攝,用了4天時間。黃說,由於拍攝時間緊迫,香港生活節奏快速,各方面亦能作出相應配合,如封路。

DHL是《MI3》的指定貨運及物流伙伴,負責運送50噸攝製器材至全球多個拍攝場地,包括柏林、梵帝岡、荷李活及上海。黃德麟稱,今次與《MI3》的合作,除了以贊助形式運送電影所需物資外,湯告魯斯亦會在電影中駕駛DHL的貨車,而DHL則負責全球推廣活動,包括推廣費。廣告雖已停止在電視頻道播放,但仍會於戲院開映《MI3》前播放。

Saturday, May 20, 2006

蘋果電腦紐約第五街新店開幕倒數






Grand Opening


When the Apple Store, Fifth Avenue, opens it will stay open 24/7/365, so we can help you around the clock. To celebrate our new store, we’re giving away an amazing new MacBook every hour for 24 hours straight*. And the first 2,500 customers receive a commemorative T-shirt. Please join us Friday, for the first of many all-nighters.

The Apple Store, Fifth Avenue is located at 767 Fifth Avenue at 59th Street.



www.apple.com/retail/fifthavenue/


Apple Store, Fifth Avenue Gallery




Tuesday, May 16, 2006

北歐花俏風 Marimekko

明報新聞網  2006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三月,Marimekko在東京開設首間亞洲旗艦店。Marimekko的名字,隨着近年興起的北歐風,吹到各地去。它是芬蘭名牌,主攻布藝、家品、時裝等,產品更是芬蘭旅遊的人氣手信。Marimekko創立於1951年,被視為芬蘭設計界的火車頭,當年已主力徵集創意十足的年輕設計師加盟,設計向來富有北歐韻味,線條俐落,色彩繽紛。五十多年來,以Maija Isola所設計的罌粟花圖案最深入民心,圖案簡單而色彩艷麗,甚具六十年代的味道,散發着當時的樂觀前進、立場鮮明的氣質。罌粟花圖案也順理成章成為了芬蘭最具代表性的圖案。

東京的Marimekko店號稱亞洲首間Concept Store,面積180平方公尺,共設三層。Marimekko全線產品即時上場,包括布袋、家具、布藝、衣服等。招牌貨花花圖案,紅黃藍黑,各色齊備;由家私布、化妝袋、mousepad到錢包,款款俱全。要把春夏家居改裝至花團錦簇?絕無問題。



Marimekko東京旗艦店既有招牌嘜頭,也有推出東京特別版。



花布每米以5250日圓(約370港元)和4200日圓(約295港元)為主。



三樓專售服裝,橫間T-shirt 6825日圓(約480港元)。



地址:東京都涉谷區神宮前4-25-18 Espoir omotesando Annex 1
電話:+81 (0)3-5785-2571
交通:地鐵明治神宮前站或表參道站出,步行約5分鐘。若從明治神宮站出,在抵達表參道山前的小路轉入
營業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8:00
網址:www.marimekko.com / www.look-inc.jp

Wednesday, April 12, 2006

Mac機一芯二用

明報新聞網 2006年4月12日


Boot Camp僅適用於裝有Intel微處理器的新款Mac機。


Boot Camp軟件讓Mac機用家也能在電腦安裝Windows作業系統。


開機時按「option」鍵,便可選擇啟動Mac OS X或Windows其中一套作業系統。


同時安裝Windows XP


【明報專訊】Mac機用家今後都可在電腦使用Windows XP了!

蘋果電腦上周宣布推出Boot Camp軟件,這是一款能讓Intel Mac用家同時安裝Windows XP的神奇軟件,從此Mac機便可以一「芯」二用,靈活度和可用程度都大大提高。

記得蘋果電腦 (Apple) 剛於今年初Macworld年會上,宣布全線電腦採用Intel生產的微處理器,當時該公司主席Steve Jobs解釋,Intel微處理器的運算速度比舊產品快兩倍,故需要轉用新芯片來滿足市場需求。

Boot Camp軟件只供Intel Mac用


最令用家意想不到是,原來蘋果還悄悄開發了Boot Camp軟件,讓採用新芯片的Mac機能運行Microsoft的Windows XP作業系統,使本來平平無奇的電腦,變成能同時支援Mac OS X及Windows系統的兩用Mac機。

根據蘋果電腦公布的資料顯示,Boot Camp軟件只適用於裝有Intel芯片的新款Mac機。若用戶的電腦是在今年內購置,就有很大機會能透過Boot Camp安裝Windows XP,否則只有望門興嘆了。

過去,Microsoft曾推出Mac機專用的Virtual PC for Mac軟件,讓蘋果用戶能在虛擬環境下執行Windows系統,但因電腦需在Mac OS X平台上啟動Windows,運算速度未如單獨執行一套系統般理想。

Boot Camp跟Virtual PC不同,它提供多作業系統開機功能,用戶在開機時便可選擇啟動Mac OS X或Windows系統,使軟件能獨立地在Mac機上運作,這樣電腦的運算速度就不會受另一套系統影響而大幅降低。

免費下載安裝 設使用期限


現時推出的Boot Camp屬公開測試版軟件,容許用戶免費下載及安裝使用,惟軟件卻設有使用期限,根據合約內的說明,軟件到期日將是蘋果推出新作業系統的時候,又或者至2007年9月30日為止,屆時用戶便要升級到新版本軟件,才能繼續使用有關服務。

蘋果已決定於下一代的Mac OS X Leopard預載Boot Camp軟件,該公司打算在今年8月舉行的蘋果世界開發者大會 (Apple's Worldwide Developer Conference) 首次展示這款全新作業系統,Mac迷屆時便要留意了。


文:周日發  編輯:黃夏柏

Tuesday, April 04, 2006

紙紮大王視作品為藝術

明報新聞網 2006年4月4日


從事紙紮行業20多年的夏中建,其紙紮舖能吸引不少名人光顧。他說:「紙紮品只要手工好,這個行業就能一直生存下去。」


植根本地文化


【明報專訊】大件紙紮品,每件至少售數百元,手工精巧的,價錢更與實物相近。為何如此昂貴?「因為手工精細。」夏中建說。

最受歡迎的三大紙紮品是什麼?夏中建的最滿意之作又是什麼模樣?請看看以下圖片。



最受歡迎紙紮品第一位:麻將。一副麻將,連桌椅、燈及「3隻麻將腳」,全套售800元。


最受歡迎紙紮品第二位:寵物狗。牧羊狗、西施狗、臘腸狗,每隻售價500至2000元不等,價錢與真的寵物狗相近。夏中建指製作寵物狗包括「植毛」步驟,要將羊毛固定在竹架上,非常考功夫。


最受歡迎紙紮品第三位:靚女「學生妹」,售400元。夏中建說:「時下風氣真的不好,為何『學生妹』竟會如此受歡迎?」


其他紙紮作品:有靚女紮作,當然少不得這個新郎打扮的「靚仔」了,同樣約售400元。


其他紙紮作品:這套1比1的酸枝家俬,是夏中建最滿意之作,手工十分精細,他用了10天時間完成,售價1萬元,與真的酸枝家俬相若。


清明節前夕,西環第二街橫巷一間老店特別忙碌,老闆夏中建的巧手,不停變出一件又一件貨品,不論大屋靚車,還是至潮iPod,甚至俊男美女,全都難不倒他。世間的人與物,這兒應有盡有,只是它們全是用紙製成的「紙紮品」。

「大吉利市。」紙紮品令人想到死亡忌諱,夏中建卻視它為傳統中國藝術,跟他父親、已故「獅王」夏國璋的舞獅傳統同樣寶貴。他望着親手製成的紙紮電視遊戲機,笑言:「大陸勞工知道什麼是PS2嗎?不知道又怎能紮出精髓。」紙紮行業在港不會沒落,原來與它植根本地文化有關。

曾為已故明星紮結他大牀


夏中建的紙紮工場,位處那條不起眼的橫街,但不乏地產界、銀行界、娛樂界名人駕着房車來光顧。當年黃家駒那支「結他」,還有梅艷芳的1比1「大牀」,俱是出自他的手筆。

每天來找夏中建的人都有一個願望:希望已離世的親人,不用再憂柴憂米,盡情享受生前夢寐以求的奢華生活。有顧客說:「阿爺生前經常關節痛,燒張按摩椅,還燒個護士照顧他。」「老公在下邊好悶,燒隻狗、燒個靚女『學生妹』陪伴他。」

拒依歌星樣子紮帥哥


夏中建記得,一名妙齡少女因精神病自盡,她生前經常慨嘆:「為什麼我找不到一個靚仔男朋友?」少女的家人為完成她的心願,要求他照着某男歌星的樣子,製出一個「紙紮帥哥」燒給少女。不過,他有感這樣做對男歌星並不尊重,婉拒了少女家人出的厚酬。

初製獅頭花燈 後轉售紙紮


數年前某江湖大佬去世,要求夏中建紮一輛「1」號車牌的房車,他製成後將紮作品送到殯儀館,一班江湖兄弟即時拿着他的紙房車,走到殯儀館門外警方的防線前來回數次,有挑釁意味(警務處長的車牌正是「1」),嚇得夏中建急步離開。

46歲的夏中建,年少時受父親影響,熱愛「獅」,但不是舞獅,而是用紙製作獅頭。中學畢業後,便以製作獅頭及元宵、中秋節的大型花燈為生。後來受內地廉價競爭影響,他便轉型售賣紙紮品,更深信這個行業大有前景:「紙紮是中國人的傳統。」但他卻不明白:「為何外國人路過我的店舖,會停下來拍照,反而中國人會雞飛狗走?」

曾有一名信奉基督教的外國男士,要求夏製作多件紙紮品,當作「最後禮物」送給逝世的中國妻子,又希望夏替他安排念「英文佛經」,令夏一頭霧水:「『喃嘸啊呢陀佛』怎譯英文呀?」

「我百無禁忌」


記者欲聽夏中建說鬼古,他卻說:「我百無禁忌。」他指行內有一個禁忌,就是避免讓自己的血,滴在紙紮品上。「但我沒有特別理會,我並不迷信。」

夏中建永遠無法知道,先人是否收到他的製品,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我的『大屋房車』,滿足了世人對物質的奢望,還有表達對先人的懷念。」近年他的作品,不止送給先人,他告訴記者一個「小秘密」:「西區名校的小朋友,要在花燈設計比賽中勝出,他們的爸爸媽媽便來找我『幫忙』呢。」他又在滿足了別人的願望了。

子繼父業 收徒講天分
紮獅頭送亡父


人稱「紙紮大王」的夏中建,最難忘的一次經歷,是2004年他的父親、「獅王」夏國璋去世時,他閉關20天、親手做了數十件紙紮品送給父親,當中少不得包括一個醒目獅頭。他形容,那時心情實在很難受,忍受喪父痛楚之餘,還要承受無比壓力:「送給我爸爸的,手工一定要最好。」那麼他又可有送個「靚女」紮作給他的父親?「不敢,我怕親戚駡我。」


夏中建在父親夏國璋2004年離世時,給他紮了一間「超級豪華大屋」,還有其他紮作,數目多得要佔用一個殯儀館靈堂擺放。


夏中建的19歲兒子夏浩文,每天都會在工場和父親並肩作戰。除了兒子繼承父業,他又有兩名年輕徒兒。「我還會收徒的,但條件很嚴格。」他說,做紙紮和藝術品一樣,同樣講求天分。「行街看見一張漂亮的餐桌,第一時間便想:怎樣將它立體化變成紮作?」

自我增值 考慮推廣紙紮行業


他首先用竹架起餐桌的形狀,然後在數以百計、不同圖案的紙張中,搜尋合適的,用漿糊鋪在竹架外層。顧客要求的紙紮品種類多不勝數,夏中建也要製作時興之物滿足客人:「所以我要經常上網、看潮流雜誌增值自己。」

他指目前市面售賣的小型紮作中,只有三成是本地製造,其餘來自內地,至於製作大件及精巧作品的紙紮師傅,全港不足10人。夏中建正考慮推廣紙紮行業,例如讓智障人士參與製作,令傳統得以延續。


記者:盧曼思  攝影:李向琳

Saturday, March 11, 2006

黃耀明孭十字架降紅館 型仔

明報新聞網 2006年3月11日





設計噴血效果臨時失效 激氣


【明報專訊】黃耀明 (明哥) 和香港管弦樂團合作演出,一連四場的《港樂Vs黃耀明電幻狂想曲》前晚假紅館揭開序幕,不少圈中人來捧場,包括蔡一智與女友、英皇眾星、周梁淑怡、林夕、郭啟華和趙金卿等,周梁淑怡更聽到手舞足蹈,十分投入。

男Fans贈紅玫瑰


明哥整晚只換了4套衫,最特別的一套衫就是開騷前一日才由東京新鮮運抵香港的Dior銀線加銀片外套,襯條貼身牛仔褲再孭着一個大十字架。演出期間,明哥脫下孭在背上的大十字架說:「每個人心裏面都背負一個十字架,等我放低個十字架先。」女觀眾大叫:「你好有型呀!」接着有名男Fans送上一束紅玫瑰,明哥接過後說:「你真是特別有品味。」

歌曲獻梅艷芳


原本身穿藍色外套的明哥,脫去外套露出釘上珠片純白色adidas衫褲唱《下一站天國》時,本來有全身噴血效果,可是竟失效。前晚連2首「安歌」歌在內,明哥共演繹了28首歌,大部分都是別人的作品,例如已故梅艷芳、王菲、彭羚、徐小鳳、林子祥及多首他最欽佩的顧嘉煇作品。他演繹梅艷芳當年為關懷愛滋而籌款的《我們都哭了》時,明哥說這首歌很有意思,是獻給天上的梅艷芳。而港樂獨奏的音樂,全是明哥所選,所以在2個多小時的音樂會上,他多次多謝港樂團和專程由澳洲來港的指揮。至於為何大部分唱別人的歌?明哥解釋:「我自己的歌經常唱,所以今次唱一直想唱的別人之歌。」

自評演出60多分


明哥於台上自評演出不夠好,事後他接受訪問時說:「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是我自己未夠好,因為第一次和港樂團合作,好緊張,搞到食不下嚥、睡不到,消瘦了不少,會愈做愈好的。最激氣是開騷前一晚,排練全身噴血多次都很成功,點知臨場失敗,可能因為換衫的時間太緊迫,著褲時不慎踩斷條喉管,《下一站天國》關於犧牲,有血才稱得上犧牲,惟有在第2場補番。我給自己的分數不是太高,60幾分,整體就有70幾分。今次和港樂合作足足等了11年,是很大的嘗試,能和港樂合作很開心。」


記者:柯美  攝影:劉永銳

Friday, March 10, 2006

黃耀明開騷時光倒流

蘋果日報 2006年3月10日


戴上眼罩的黃耀明披上鐘形披肩,儼如一位王子般出場


黃耀明與管弦樂團合作的「港樂VS黃耀明Live電幻狂想曲」一連四場的音樂會昨晚首演,並為香港管弦樂團籌款,大會原先安排在開場前舉行酒會及支票移交儀式,不過在場記者守候了半小時,酒會仍未進行。其後大會公關才表明因為流程未能配合,所以酒會取消,但據悉是晚共籌得五十萬元。

鐘形舞台


昨晚的音樂會在八時二十分開始,演唱會主題是時光倒流,所以舞台設計似一個鐘形,以三面台開放,入座率有八成。開場先由香港管弦樂團演奏一曲《霍爾斯特「恆星組曲——火星」》,其後身穿紅色西裝內襯黑Tee的黃耀明披上一件似鐘形的披肩出場,一口氣唱出多首歌曲,包括《維納斯》、《友情歲月》、《如果你愛我》及《春光乍洩》,與及一首英文歌曲《Coulditbemagic》。而昨晚出席欣賞的嘉賓有林夕、蔡一智及女友周雪芳、郭啟華及林建名等。



採訪:馬建華  攝影:葉君海

Dior Homme贊助黃耀明個唱服飾

明報新聞網 2006年3月10日



【明報專訊】一連四場的「港樂VS黃耀明LIVE─電幻狂想曲」昨晚正式開鑼,一向被公認衣著前衛、大膽創新的明哥,形象剛好與Dior Homme的風格不謀而合,尤其品牌男裝藝術總監Hedi Slimane,在2006春夏季以「英倫樂與怒」的狂熱感作為設計靈感,加上復古的衣著剪裁,最配合明哥今次演唱會的主題,令他成為新一代「Rock n' Roll狂熱分子」。

品牌特別從巴黎空運今季最新服飾到港,贊助明哥今次演出,當中包括一件勁閃窄身短外套,配襯超幼吊帶及窄身吊腳褲,滲出陣陣搖滾味道,歌迷要拭目以待了。


這件Dior Homme將空運到港給明哥穿著。


記者/攝影:林蘊兒

Saturday, March 04, 2006

港產創作人:香港製造

題是起得有點求其,每次講起這個題目,除了想起陳果導演那套同名電影以外,也想起前排賣得好行的某餅家廣告,內容是甚麼終於有代表香港的送禮佳品云云,實在有點不敢苟同,香港出產的勁人其實一點不少,能夠為港爭光的,豈止送禮禮餅?是以今日出場的三位創作人物,各自在自己創作領域發光發熱,不用賣廣告,也有麝自然香。


01 童話式夢幻Alice Chan


叫得做愛麗絲,作品風格一如其名,同樣童話夢幻。自創品牌Asteria,因為這個字解作星星狀的鑽石,如她筆下的少女眼睛一樣,閃星光鑽石的光芒。從事插畫/平面設計十多年,有感做DesignHouse個人發揮機會有限,毅然自立門戶,工作便如雪片飛來。她的CuteCute少女風格自細已培養出來,大多數少女都喜歡畫公仔,Alice也不例外,最愛少女漫畫中女主角的大眼睛及身邊各式各樣可愛趣致動物,童話夢幻公主有誰不愛?是以她的作品吸引了不同國家的品牌找她合作,客戶名單來自五湖四海:意大利、日本、美國、法國、英國、德國、芬蘭……當中有時裝牌子、名牌潮店、出版商、文具品牌、科技產品,當然也少不了世界各地的時裝及平面設計雜誌。


Alice這個名為Sakura櫻花的Figure作品,將會於下月跟日本著名設計單位devilrobot於東京合作展出。

奮鬥目標:村上隆
Alice說,畫插畫多年,當然是深愛才做,她也試過其他畫風,但最愛的仍是目前這種夢幻風格,對於本地有志從事插畫的新人,她覺得一定不要有種本地畫家會較外國蝕底的心態,相反一定要堅持自己風格。心目中的奮鬥目標是日本村上隆,喜歡他的作品Eye-catching、在原創性及商業考慮兩者都兼顧得很好,值得學習。

合作單位粒粒巨星 巴黎Colette
巴黎著名潮店Colette05秋冬季刊有她的六幅插畫,畫的六個少女全部身穿時裝大牌,包括As Four、Jil Sander、Lanvin、Burberry Prorsum、McQueen和Chloe。Alice去年為一個日本展覽,特地將其中三幅穿Lanvin、Burberry及Chloe的畫作由2D變3D公仔作為展品。




Anna Sui
同樣浪漫得很的Anna Sui,去年春夏就邀請Alice設計Tee Print,開始涉足時裝設計行列。




德國DGV
去年乃安徒生二百周年紀念,德國著名出版商DGV就邀請了Alice在其安徒生童話繪本中《賣火柴的女孩》故事繪畫插畫。




日本展覽
Alice的作品在日本相當有知名度,例如電話網絡供應商DoCoMo邀請Alice繪畫一些插畫和流動電話下載圖片。去年12月,Alice就到過東京於Fewmany Shop+gallery邀請舉行一次個人作品展。





02 無師自通John Wu


本地Web Design設計公司archetype:interactive創辦人John Wu,入行得很遲,而且還是無師自通的,完全無讀過任何正統設計課程,25歲前還在幫父母打理餐廳生意,但自小醉心Fine Arts的他說:「當年眼見所有Design House招聘Junior Artist的年齡都定25歲為上限,心想若果仲唔試,呢世就咁過,所以咪膽粗粗入行,點知又畀我得。」

先後只在兩間設計公司打工,最後一間還要是經營不住關門大吉,幸好當時的老闆很喜歡John,將旗下的客戶都介紹給他,就這樣也是焗住上當起Freelance Designer來,從此就沒有打過工,還在六年前SetUp現時的公司;因為網上Interactive Media發展蓬勃,公司也慢慢轉型為目前的以Web Design及Motion Graphics等為主。


講Designers Republic其中一本重要著作,John當然珍而重之。


最大成就:與英國大師合作
沒有受過正統設計訓練,John的啟蒙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設計單位,他形容自己的風格為Minimal、少少Trendy,喜玩Logo設計,最愛Vector這種平面設計風格,以線條勾劃出人物事物的Silhouette,例如知名的英國設計隊伍Designers Republic便以這種風格見稱,事實上John亦坦言他最重要的設計影響就是來自他們,最高興莫過於從自己模仿學習的對象,到六年後的今日竟然可以跟其中一名成員Michael C Place合作,共同建立品牌推出產品,這點也可以算是John事業中重要成就之一。


John的設計公司網站www.a-i.com.hk,主要的風格自是他心愛的Vector。


得獎作品
John的公司成立6年,其間獲得多屆香港設計師協會獎項,去年就憑Channel V、公司網頁賀年E卡及音樂人Teoh的個人網頁一口氣取走三個Excellence Awards。


Channel V


關淑怡復出,其個人網頁設計亦是John手筆。


Typography重要作品
行內最重要的Logo Design專集,這本《LosLogos》就收編了John十多個Logo設計作品。





03 你我都「識」Vernie Yeung


Vernie是少數香港倫敦兩邊飛的廣告片及MV導演,大家對其樣子應該不熟識,但肯定睇過他的作品,因為不少香港偶像派的MV都是他執導的,如Edison,但講到最響朵的一役,就是Kylie Minogue的《I Believein You》,這MV就是他拍的。


Vernie名副其實是番書仔,中學時已到倫敦讀書,大學時修電影,再到聖馬田取得碩士學位,未畢業已得到著名製作公司RSA(Ridley Scott Associates)羅致,首部作品是Faultline的《Biting Tongues》。畢業後返香港放假,替I.T及Citibank拍了首個廣告片,就贏了當年4As十個大獎,他說現在回想起也覺得不可思議。接各大商號的合約自然接踵而至,Sony、Netvigator、Diesel、Canon等等,去年就憑網上行「Love Music Netvigator」一片奪得倫敦BFA Crafts Awards最佳音效大獎。


Vernie這個名字對很多香港人來說可能會好陌生,但他的作品相信你我都一定睇過。



留意拍板上有Vernie個名㗎。




近期作品有網上行廣告片,主角是大家都熟識的Fiona、Wyman同伊健,現正於網上行網頁熱播中。


一個熱愛電影的人
喜歡電影,但Vernie說自己沒有Role Model,喜歡的導演當然很多,Oskar Fischinger是其一,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Music Video;另外為John Lennon《Imagine》執導的Zbigniew Rybczynski也很厲害,多年前就已經拿過奧斯卡最佳動畫獎項。說來的都是較冷門的選擇,主流的當然也有,也喜歡得很雜,由Gus Van Sant、張藝謀早期作品、到王家衛、周星馳……應該說,一個熱愛電影的人,對各類型的電影風格,都會欣賞吧。


首部作品《BitingTongues》。


記者:吳小明 攝影:黃子偉、陳盛臣